1. 油脂的添加劑量
哺乳母豬日糧中可添加5%~10%的油脂;仔豬日糧中油脂的最佳用量,前期為10%~15%,后期為5%~6%;肉雞日糧中油脂的最佳用量,前期為0.5%,后期為5%~6%;蛋雞日糧中添加6%的油脂,飼料利用率、產(chǎn)蛋率都能得到改善;在以玉米為基礎(chǔ)的日糧中添加8%的油脂,火雞日增重明顯提高。
冬季氣候寒冷,肉雞需要更多的熱量,育肥期亦如此。因此,冬季或育肥期可在肉雞日糧中添加1%~5%的油脂。夏季氣候炎熱,肉雞、蛋雞熱應激反應明顯,在日糧中添加1%~2%的油脂,可減少應激死亡并維持較好的生產(chǎn)性能。另外,生產(chǎn)中若想達到防塵和改善飼料適口性的目的,也可在配合日糧中添加0.2%~0.3%的油脂。
配合日糧中油脂的添加量不是越多越好。一般情況下,幼齡畜禽可適當多添加,育肥后期則應少添加;高度培育的現(xiàn)代品種可多添加,地方品種則應少添加。給高產(chǎn)畜禽飼喂谷物飼料為主的日糧,應盡量添加油脂以補充能量。育肥豬體重達到45千克以上,油脂添加量不能超過日糧總量的5%,否則易導致肥胖,影響胴體質(zhì)量,若添加植物油脂則不能超過日糧總量的1.5%,否則會導致胴體脂肪軟化,影響商品價值。蛋雞中雞、大雞階段等對熱能的需求不是很大,飼喂含玉米50%的配合日糧時,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已經(jīng)能夠滿足需要,一般不必再添加油脂。
2. 油脂的使用方法
油脂在配合日糧中的使用方法有逐漸稀釋法和二次擴散法。逐漸稀釋法是將油脂按比例加入少量粉料之中攪拌均勻,再逐漸加入粉狀飼料擴大稀釋,最后與剩余原料混合均勻。二次擴散法則是將油脂加入一定量的粉料之中,配制成含油10%或20%的高油飼料,再將高油飼料作為一個組分,按比例與其他各種飼料組分混合均勻,配制成全價日糧。
油脂黏性大,容易與粉狀飼料結(jié)成團粒,冬季油脂呈凝固狀態(tài)不易與飼料攪拌均勻。因此,不管使用哪種添加方法,都需要預先將油脂加熱融化,這樣不但方便使用,而且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。
3. 使用油脂的注意事項
使用油脂時,切忌與預混料及添加劑同時加入,以防形成小顆粒而影響均勻度,應先在玉米粉、麩皮等飼料原料中加入油脂,充分混勻后再加入添加劑,也可先在玉米粉、麩皮等飼料原料中加入添加劑,充分混勻后再加入油脂。
植物油脂必需脂肪酸含量高,單位重量有效能含量也高,同時也容易氧化酸敗;動物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,亞油酸等必需脂肪酸含量也低,單位重量有效能含量比植物油低。因此,植物油脂與動物油脂混合應用,其效果要好于單一應用。實踐證明,將植物油脂和動物油脂按1∶1或2∶1的比例混合使用效果好,一方面能解決動物油脂中大量飽和脂肪酸不易被吸收的弊端,另一方面植物油脂含有的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能滿足畜禽的需要,既能發(fā)揮油脂間的互補和協(xié)調(diào)作用,又有利于降低飼料成本。
在日糧中添加油脂時,要相應地增加蛋白質(zhì)、氨基酸、礦物質(zhì)的添加量,防止畜禽總采食量不足引起營養(yǎng)缺乏。在配合日糧中添加油脂后,還必須增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的供應量,以便于脂肪的吸收,有利于提高飼料利用率。
值得注意的是,魚油不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還具有獨特的腥味,對畜禽具有誘食作用,還能提高繁殖性能,但用量不能太高,否則會使其產(chǎn)品帶有魚臭味,不受消費者歡迎。變質(zhì)魚油的影響更為嚴重。棉籽油中含有環(huán)丙烯脂肪酸,環(huán)丙烯脂肪酸會使蛋黃硬化,未經(jīng)精煉處理的棉籽油還含有少量棉酚,蛋雞采食過量會降低種蛋的孵化率。因此,蛋雞日糧中盡量不要使用棉籽油。作為動物性飼料原料,動物油脂不能添加到反芻獸飼料中;而添加植物油脂飼喂肉牛和奶牛效果也不理想,如使用大豆油或棉籽油飼喂犢牛,會出現(xiàn)皮毛不好、死亡率高等不良后果。
為防止氧化酸敗而影響使用價值,油脂飼料要現(xiàn)配現(xiàn)用,特別是炎熱潮濕季節(jié)。一般情況下,含油脂的飼料產(chǎn)品,夏天儲存期不要超過7天,冬天以不超過3周為宜。